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ranklist paperranklisttupian paihangpage

下载排行

Top 10 Top 30 Top 50 Top 100 简明模式 完整模式

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

韩永辉;罗晓斐;邹建华;

在中央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形势下,中国与西亚的经贸合作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基于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文章依次测算了中国与西亚的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格鲁贝尔-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布雷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中国与西亚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发现:中国与西亚贸易的竞争性比较弱;两地贸易联系更加紧密并呈现产业间贸易特征;中国优势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西亚则拥有能源资源优势,两地优势产品类目没有重叠,各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差距也较大,双方表现出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国可充分利用与西亚贸易的互补性和"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等有利因素,加强两地贸易合作。

2015 年 03 期 No.253 ; 中山大学笹川良一优秀青年基金重要创新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71403062;71003107;7130306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JC790047)的资助
[下载次数: 15,540 ] [被引频次: 450 ] [阅读次数: 12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FDI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吗?——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的研究

李坤望;王有鑫;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FDI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微观机制,然后利用1999~2007年产品层面的贸易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FDI稳健地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质量,而且外商投资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要强于港澳台投资。进一步分组回归发现,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外资进入行业中FDI的存在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低外资进入行业中FDI的存在不利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此外,研发密度、人均工资等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资本劳动比的影响则恰好相反。

2013 年 05 期 No.23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FDI、金融发展与全球经济平衡增长”(项目编号:10JJD790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企业低价出口之谜:基于企业边际成本加成率的研究”(项目编号:71203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关系对民营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企业间关系与政企关系的研究”(项目编号:71103153)资助
[下载次数: 11,556 ] [被引频次: 612 ] [阅读次数: 10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贸易潜力及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方英;马芮;

文章以2011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因素,测算了中国与主要伙伴国及地区的文化产品出口潜力,并量化评估了人为因素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等因素对文化贸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文化距离等因素对文化贸易发展有阻碍作用。关税、自由贸易协定安排、进口清关时间等人为因素构成了影响中国文化出口效率的重要因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较大的文化贸易潜力,这种潜力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呈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潜力最大的国家是老挝,最大的区域是中东欧地区。

2018 年 01 期 No.287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文化领域供给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ZH006)的部分研究成果
[下载次数: 11,482 ] [被引频次: 387 ] [阅读次数: 12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李婧;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本币和外币政策的重大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成为保护实体企业的一项短期应对措施,而且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国际金融战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计算是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的重要一步。这一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运行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在制度层面上,中国需要进一步在不显著改变原有框架下开放金融市场,提高银行业的服务能力和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完善外汇市场,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同时要加强亚洲生产网络的建设,逐步改善贸易结构,提高外贸企业的定价能力。

2011 年 02 期 No.204 ; 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和资本市场稳定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8&ZD036);;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研究》(项目编号:10ZD&054);;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研究》(项目编号:71041013)的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10,963 ] [被引频次: 323 ] [阅读次数: 6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

雷良海;魏遥;

美国次贷危机根源于房地产市场繁荣背景下激进的住房抵押贷款行为,本质是由房价下跌和利率提升导致的信用危机引发的信贷紧缩和金融市场流动性缺失。文章以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基础为切入点,利用金融危机传导模型来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在其传导过程中,美国次贷危机形成了从信贷市场到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到信贷市场、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和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传导路径。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次贷危机通过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传导到全球市场,并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不确定性影响。

2009 年 01 期 No.179 ;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经济系统运行理论与政策”,(项目编号:J50504);;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资助项目:“我国产融集团发展中的协同机制与协同风险研究”,(项目编号:2008sk390)
[下载次数: 10,853 ] [被引频次: 127 ] [阅读次数: 11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影响服务出口了吗?:基于数字化服务行业的实证分析

齐俊妍;强华俊;

文章基于OECD-DSTRI数据库构建了数字服务贸易限制评估框架,并利用2014~2018年42个国家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指数和6个数字化服务行业的贸易数据考察了双边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服务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服务出口存在显著阻碍作用,其中出口国限制措施的负向影响大于进口国。不同政策领域限制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基础设施连通性、知识产权和电子交易领域限制措施的负向影响最大。分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信息通信和金融保险服务业出口贸易的抑制效果最强。拓展分析表明,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措施通过增加贸易成本渠道对服务贸易产生阻碍,而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升可以缓解其对双边服务贸易的负向影响,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的国家之间服务贸易受其负向影响越小。文章结论为减少管制壁垒进而赋能数字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以促进中国服务外贸增长提供了重要实证支持。

2021 年 09 期 No.33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业开放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8AJY012)
[下载次数: 10,729 ] [被引频次: 203 ] [阅读次数: 14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跨境电商赋能企业供应链韧性提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

王煜昊;马野青;承朋飞;

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167个地级市804个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应用文本分析构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的异质性指标,通过供应链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创造能力3个维度测度企业供应链韧性水平,从微观层面探讨跨境电商赋能企业供应链韧性提升的方向和机制。文章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发展有助于企业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数字基础设施是赋能的3个重要机制,在不同分位数、产业和企业表现出明显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成渝、京津冀、长江中游、长三角和珠三角五大城市群的政策效应各具特色。文章的研究对于推动跨境电商良性发展、加强企业供应链韧性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2024 年 06 期 No.36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开放发展与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2JJD790035)的研究成果
[下载次数: 10,197 ] [被引频次: 25 ] [阅读次数: 9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还是抑制了“走出去”: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证据

李明洋;张乃丽;

近年来,企业为应对数字经济发展潮流纷纷推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效果备受关注。关于企业数字化如何影响“走出去”在学术界存在一定争议,文章针对该问题展开理论与实证研究。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发现,当OFDI可变成本小于贸易可变成本时,企业数字化转型会促进“走出去”,反之则起到抑制作用。实证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利用数字化转型关键词词频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并使用该指数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企业“走出去”,并且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走出去”的影响不存在地区异质性,但与企业类型、行业和促进方式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走出去”,但电子商务的发展则抑制了“走出去”;此外,政企关系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走出去”的影响中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

2022 年 10 期 No.34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国家金融生态多样化对中国海外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7ZDA040)阶段性研究成果;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国际合作项目“新亚欧大陆桥的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0200)13551096)阶段性研究成果; 河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高质量视角下河北省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劳动力技术差异的分析”(项目编号:SD2021065)阶段性研究成果
[下载次数: 10,092 ] [被引频次: 82 ] [阅读次数: 3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自贸区的外资创造和外资转移效应: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的研究

司春晓;孙诗怡;罗长远;

文章关注自贸区设立对外资利用的影响,基础数据来自2000~2018年中国4个直辖市和287个地级市。为了保持可比性,直辖市使用的是其辖区的数据。自贸区的设立是一个政策试验,考虑到内生性问题,文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进行估计,基准回归结果显示,与没有设立自贸区的城市相比,设立自贸区的城市的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均有显著的增长,合同利用外资增幅更大。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采取逐年PSM-DID、考虑其他政策冲击、剔除直辖市样本等方法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尤其是有关合同利用外资的结果都是稳健的。在异质性分析部分,研究发现,内地自贸区对引资的促进作用超过了沿海自贸区。就沿海而言,自贸区设立对外资的促进作用更强烈地体现在珠三角地区。从时间上看,第三批次设立的自贸区所产生的引资作用更为突出。单独针对上海自贸区所做的合成控制分析也显示,设立自贸区显著促进了上海的外资利用。文章进一步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在对所在城市产生外资创造效应的同时,也对相邻城市产生了外资转移效应。

2021 年 05 期 No.32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71873037)和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应用高峰)项目的资金支持
[下载次数: 9,719 ] [被引频次: 178 ] [阅读次数: 2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制度差异、文化距离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

蒋冠宏;

文章运用20042008年我国1852家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东道国制度、文化及其差异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影响。经过检验主要有以下发现:东道国政治越稳定、腐败控制越好、政府效率越高以及法制质量越好,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越低;法制和腐败控制的差异越大,我国企业投资高收入国家的风险越低;政府效率差异越大,我国企业投资中低收入国家的风险越高;东道国的保守和阶层观念增加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而自我意识和平等意识降低了我国企业投资的风险;双边文化距离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呈现"U"型趋势。

2015 年 08 期 No.258 ;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712731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下载次数: 9,662 ] [被引频次: 457 ] [阅读次数: 4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