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研究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中美经贸关系的现实困境与未来选择

    闫小娜;

    当中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参与者”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方面取得两大奇迹时,习惯了冷战思维的美国在民粹主义思潮下发动了世界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为进一步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量化分析,文章通过新凯恩斯贸易DSGE模型对贸易摩擦政策进行模拟,分析加征关税、提高补贴、技术创新等政策冲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在大国博弈的“两难困境”情况下,中美经贸关系的重构应超越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视角和理想的秩序观,构建有管理的竞合框架,减少贸易和投资保护,加强在产业链供应链、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中国则需要在全球贸易格局调整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中,进一步加强不同层次、不同区域和不同主体间的合作,不断提升中国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国际规则制定能力、科技创新引领能力,以更高水平开放推动中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2023年07期 No.353 3-14+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19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自由贸易协定网络地位、服务开放与价值链服务化

    孟夏;张俊东;

    文章聚焦深度FTA与价值链服务化的关系,以服务贸易国内规制为切入点,在单一FTA直接作用基础上考察了一国全球FTA网络地位对提升该国服务开放水平,继而促进双边价值链服务化的间接作用及内在机制。研究表明,一方面,FTA的服务贸易条款深度将有力推动缔约双方与服务相关的价值链合作;另一方面,相较于国内服务增加值,以一国自身的FTA缔约数量、缔约质量、FTA伙伴国的平均缔约数量和质量分别刻画的FTA网络节点地位将显著提高其制造业出口内涵的外国服务增加值比重。同时,节点地位的促进效应针对不同的国家组合、服务分行业、国内服务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而且当贸易双方同属一个凝聚子群时,服务进口国网络地位的作用效果会更加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监管质量、治理效率对该国网络节点地位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对国内规制不完善或监管能力薄弱的国家而言,提高其在FTA网络中的地位更能倒逼其规制融合,加速推动服务开放。文章研究结论将为中国以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为抓手同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提供重要的实践参考,对中国深化服务开放,优化服务领域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3年07期 No.353 15-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9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国际投资与全球化经济

  • 外商企业在华并购的目标:“樱桃”还是“柠檬”?

    蒋冠宏;彭勇;

    文章首先建立了一个包含可移动资源、不可移动资源和负向生产率冲击的简单理论模型进行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两个基本结论:第一,并购可移动资源丰富(生产率较高)和不可移动资源丰富(出口网络多)的企业为外商企业创造了更高价值;第二,并购遭受负向冲击的企业给外商企业带来的收益更高,即“趁火打劫”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1999~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外商企业倾向于并购生产率较高和出口网络丰富的目标企业,具有高生产率和广泛出口网络的企业在受到生产率负向冲击时更容易成为外商企业的并购目标。文章研究发现,外商企业在华并购的目标是优质资源,特别是遭受负向冲击的优质企业更易成为并购目标。因此,文章的研究为外商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选择并购目标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解释。

    2023年07期 No.353 32-46+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资源税改革推动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吗?

    孙晓华;任俊林;

    资源税由从量计征转为从价计征的改革是绿色税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现有研究对资源税改革政策效果的量化评估还不尽完善。文章将2010年自新疆试点并逐步推广的原油和天然气由从量转为从价的改革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就资源税改革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展开研究。理论方面,从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了资源税改革影响企业OFDI的作用机制。实证方面,以2005~2015年中国采矿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手工整理的企业OFDI数据集,选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资源税改革对企业OFDI具有正向激励作用,来自虚拟实验组、虚拟政策时点、PSM-DID方法、替换关键衡量指标以及普通双重差分模型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证实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异质性分析发现,资源税改革对企业OFDI的影响会因企业所有权性质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类型而有所差异;机制检验显示,资源税改革的OFDI激励作用通过提高生产成本和促进技术创新活动两条路径得以实现。文章不仅为资源税改革的政策效应研究增加了新的证据,而且为深化税制改革方案促进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借鉴。

    2023年07期 No.353 47-61+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双边税收协定深化是抑制跨国公司避税的“利器”吗?:基于协定修订和条款异质性的量化研究

    余珮;陈漪澜;

    双边税收协定(BTT)围绕反避税的修订与条款细则深化正逐渐成为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税收治理、构建国际税收新格局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拓展A-S避税模型,推演BTT深化对跨国公司避税的作用,并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以2008~2019年中国跨国公司为样本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BTT深化有助于抑制中国跨国公司避税,尤其是对于非国有、投资规模较小、投资区位较少的企业,以及对于向海外华人较少的东道国投资的企业,该抑制作用更明显。从作用机制来看,BTT深化通过“提升税收征管强度”而非“缓解委托代理问题”的渠道抑制避税。依据修订后的条款细则所构建的BTT深化指数证实了BTT深化的程度越大,越能有效抑制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此外,BTT深化产生了外部转移效应,即跨国公司将投资转移至BTT未修定的国家(地区)。文章所得结论为中国进一步完善BTT条款、深度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对中国跨国公司合规与健康发展起到督促作用。

    2023年07期 No.353 62-76+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国际贸易与中国对外开放

  • 周边国家进口竞争、制造企业服务化与生产外包

    肖挺;赖剑锋;

    文章考察了在贸易自由化加剧了本土企业竞争的背景下,来自日本、韩国、印度、越南等周边国家的产品输入对中国企业经营战略调整与绩效的影响。文章利用中国上市企业与UNcomtrade数据库进行匹配构建的样本研究表明:海外进口竞争提升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概率,但企业涉足的主要为与其经营生产活动相关程度较高的嵌入式服务;企业也会因进口竞争选择将生产外包,但更热衷于选择发达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企业受资源约束难以同时参与两类活动;企业在进口竞争下绩效出现亏损的可能性会随之提高;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更容易涉足服务化或将生产外包,而进行出口贸易的企业受到冲击时亏损的可能性较低。研究还发现,企业实现服务化的主要手段是将内部员工从制造行业转向服务行业。

    2023年07期 No.353 77-91+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进口竞争、对外技术引进与企业创新质量提升

    倪一宁;孟宁;马野青;

    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扩大的技术引进规模,不仅在数量层面影响企业创新水平,更在质量层面对企业创新产生了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数据库,实证检验了进口竞争如何通过对外技术引进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研究发现:第一,进口竞争水平的降低促进了企业对外技术引进,进而提高了企业创新质量,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对于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民营企业、研发强度低的企业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企业,在进口竞争水平下降后,更有动机通过引进技术提升创新质量。第三,以中国对外反倾销作为政策冲击,发现中国对外反倾销导致的进口竞争水平下降较好保护了国内企业实现技术引进以提升创新质量。第四,技术吸收能力更强的企业,在面对进口竞争带来的对外技术引进规模下降的同时,企业创新质量下降幅度更大;同时,出口企业能够通过增加出口额来缓解对外技术引进下降对创新质量的抑制作用。第五,知识溢出是进口竞争下降通过扩大对外技术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质量的重要渠道,并且大规模企业对周边企业的“创新质量促进”呈现“辐射效应”,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尤其明显。

    2023年07期 No.353 92-106+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8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改革

  • 美国金融制裁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

    姚大庆;

    文章从各类制裁措施对美元国际地位及国际货币职能的依赖性角度分析了美国常用的8种对外金融制裁措施。在假设的场景下对比了中国实施类似金融制裁的可行性及原因,进而分析美国金融制裁对美元国际地位之反作用的影响因素,并对21世纪以来美国三次主要的金融制裁与美元地位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最后提出中国应对美国金融制裁的策略。

    2023年07期 No.353 107-117+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1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全球信贷周期特征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动态影响

    朱超;范志国;

    文章从全球中心经济体提取全球信贷周期因子,根据量价变化组合,将全球信贷周期划分为需求扩张、供给扩张、供给收缩、需求收缩四个阶段,研究了全球信贷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及其动态特征。从周期特征看,需求扩张提高了跨境资本流动,供给扩张降低了跨境资本流动,供给收缩影响不显著,需求收缩降低了跨境资本流动。从动态影响看,需求扩张对跨境资本流动具有先促进后抑制再促进的动态影响,供给扩张对跨境资本流动具有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动态影响,供给收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长期影响不显著,需求收缩对跨境资本流动具有长期负向的动态影响。进一步检验发现,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未发挥“稳定器”作用,并不能隔绝全球信贷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信贷周期扩张阶段(需求扩张、供给扩张)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反应更敏感。

    2023年07期 No.353 118-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