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研究


开放战略探索·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 加工贸易发展战略及中国的选择

    傅钧文;

    本文首先从加工贸易在东道国的产业链和外资作用的角度对加工贸易做一个国际比较,然后分析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加工贸易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开放型经济对加工贸易提出的新要求,尝试提出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加工贸易发展新战略——"基于高级要素的加工贸易发展战略",最后论述这一战略的内涵和目标。

    2008年07期 No.173 3-8+2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其对贸易流量的影响

    柴非;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一直执行有管理的渐进式自由化贸易政策,强调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其核心在于对大多数产业实行渐进式的自由化贸易政策,对少数产业实行较低保护与温和出口鼓励政策,这样就可以实现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的双重目标①。本文从"较低进口保护"——关税政策和"温和出口鼓励"——出口退税政策两方面进行局部和一般均衡的理论与实证考察。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海关税则与贸易政策基本同步变动,表明关税是我国一项很重要的制度性政策;而政府在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时更加注重其对贸易流量影响的短期效应。

    2008年07期 No.173 9-1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跨国公司并购与中国战略产业的发展

    李珮璘;

    根据中国对外资并购的政策导向,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大致经历了政策空白阶段、逐步开放阶段和积极推动阶段。无论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还是国家宏观经济层面分析,跨国公司并购在促进中国战略产业发展的同时,其对中国本土企业生存与成长的抑制、所造成的产业垄断以及对中国产业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等问题不容回避。在跨国并购背景下,中国战略产业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外资并购的政府规制、政府产业支持政策和企业自主创新三个方面。

    2008年07期 No.173 15-2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全球化与国际格局

  •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孙伊然;

    探究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影响,可以采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展开分析。全球化进程中潜在的社会冲突是影响经济发展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渠道,伴随全球化而来的收益分配与风险分担的不对称性越强,冲突的可能性就越高,经济发展就越难以保持稳定。社会群体的实力结构与国家权力机构的反应,这两个因素合起来决定了国内各群体的损益状况与潜在的冲突水平。有效的冲突管理机制对经济发展稳定性有显著的积极效应,因此,政府需要以收入再分配的方式来平衡各群体之间的差距,维持乃至增进社会凝聚力,这正是中国妥善应对全球化进程、趋利避害的关键。

    2008年07期 No.173 21-2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国际金融

  • 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基于细分商品层面的分析

    王琼;曹伟;

    本文在汇率价格传递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在细分商品层面就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商品价格的传递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汇率传递的大小在我国不同行业的不同商品间有较大差异,我国进口商品价格存在不完全传递现象,甚至部分商品存在逆传递。对于原材料类产品,汇率对价格的影响是相当迅速的,随着深加工的进行影响会出现时滞。

    2008年07期 No.173 27-31+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0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欧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

    马红霞;张朋;

    本文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向欧元区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及其对中欧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作者利用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月度数据,在SITC一位数商品分类层面上,考察了人民币/欧元汇率变动对中国向欧元区出口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商品的出口价格汇率传递弹性存在较大差异,汇率变动引起中国向欧元区出口价格较大幅度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对占中欧出口总额一半以上的第6类和第7类商品出口没有抑制作用。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中欧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有限。

    2008年07期 No.173 32-3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0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实际汇率升值对中美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曹瑜;

    人民币汇改是一次制度性的变革,在作实证分析时,不能用跨不同制度的数据来解释汇改后的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月度数据和Johansen协整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分别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如何影响中国对美出口和进口作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改善中美贸易收支平衡状况存在显著影响。

    2008年07期 No.173 38-41+4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6 ] |[阅读次数:0 ]

国际贸易

  • 环境规制对贸易的影响——以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为例

    尹显萍;

    环境规制对贸易的影响不仅是理论界的重要议题,也是各国经贸关系中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基于中欧环境规制的差异及近年来中欧商品贸易持续顺差的现状,本文对环境规制产生的贸易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欧环境规制指数与进出口指数存在比较稳定的相关性。欧盟环境规制的相对严格化使得中国污染密集型行业生产的产品在中欧贸易顺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而使我国承担了更多的环境成本。

    2008年07期 No.173 42-4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4 ] |[阅读次数:0 ]
  • 比较优势与轮轴-辐条结构FTA成员的利益分配

    孙玉红;

    本文引用模型分析轮轴-辐条结构FTA成员的利益分配,并通过"贸易侵蚀"这一概念来说明比较优势与轮轴-辐条结构FTA模式中,轮轴国和新老辐条国之间的利益分配与真实收入水平的同化和异化。其政策含义是显而易见的。以此为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参与以东盟、新加坡为轴心的FTA网络的利益分配和参与以智利为轴心的FTA网络的利益分配,并提出中国为摆脱所处的不利局面,应尽快与相关国家签署FTA的政策建议。

    2008年07期 No.173 47-53+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参与制定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初探

    高永富;

    区域贸易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为缔约各方在协定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提供了保障,使得协定得以贯彻执行,保证了协定的正常运行。我国参与制定的区域贸易协定中也基本上包括了争端解决机制的内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参与制定的区域贸易协定中的争端解决机制规定,包括借鉴美国和欧盟参与制定的自由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经验,更好地保障和维护各缔约方在协定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所在。

    2008年07期 No.173 54-59+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

  • 基于后向关联分析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许蔚;

    本文基于后向关联的角度对外资在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作出分析。通过建立FDI和对我国后向关联溢出效应关系的回归模型,选择我国工业行业中最容易产生后向关联的23个行业进行实证检验,对影响该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从溢出源、吸收能力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制约因素对后向关联溢出有着明显作用。这些结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2008年07期 No.173 60-6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对上海外资研发机构技术外溢的实证研究

    裘文进;周文泳;

    加强内外联动是东道国从外资研发机构获得技术外溢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上海外资研发机构的发展特点、技术外溢面临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增强外资研发机构技术外溢提出了政策建议。

    2008年07期 No.173 65-67+7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FDI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因素探析

    王京晶;

    本文针对中国目前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的现状,以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内二元经济结构被进一步加强的作用机制,并且从要素流动因素、政府政策因素,以及一个三元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强化固有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要素价格进行重估、加大对传统部门的财政倾斜以及维护农民应有政治权利的政策思路。

    2008年07期 No.173 68-7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区域与国别经济

  • 朝鲜的经济改革:第三条道路的探索及其不确定的未来

    刘鸣;

    2002年7月1日,朝鲜开始实施新的经济改善措施。措施采取的目的既有生存的考虑,也有希望建成一个强盛国家的理想。鉴于朝鲜固有条件的制约,所以它的改革是一种渐进和混合的模式,其进程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矛盾。朝鲜在价格、工资、市场、汇率、分配模式、企业的经营、农场的生产组合方面吸收了中国的部分经验,但是,由于政治上的局限性、改革设计上的非系统性和非协调性,加上供应严重短缺和设备陈旧的经济基础,导致其改革陷入了困境。

    2008年07期 No.173 75-8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不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贸易的视角

    甘梅霞;

    东盟已连续十几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因此研究中国与东盟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不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贸易的角度,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脉冲响应函数法,采用1987~2005年的数据,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1987~2005年,在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中,产品总体呈现技术密集程度越高,对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越大的特点。但是,1987~2005年间中国自东盟国家进口的技术密集程度高的产品对我国经济增长却没有显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2008年07期 No.173 81-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