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天毅;马野青;张二震;
本文利用1999-2002年我国各省市的相关数据,对外资在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上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整体上对我国工业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无非常明显的溢出效应,对东中西部各地区的效应则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必须努力促进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同时注重培育本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006年07期 4-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8 ] |[阅读次数:0 ] - 黄烨菁;
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是有关外资间接效应的一个重要主题。已有的以发展中国家为对象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莫衷一是,而以中国产业为分析对象的实证还不多。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外资溢出效应文献作了回顾,然后对中国四大高技术产业的外商投资溢出效应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最后运用来自这四个产业的面板数据,对这些产业从1997年至2002年的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生产率溢出效应的存在作了一个实证分析。
2006年07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8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柳剑平;孙云华;
在对欧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同时,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也在不断扩大。本文在概述中国对东亚经济体贸易逆差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对贸易逆差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中美之间在产品价值链上没有直接的前向联系,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源于产业间分工不同,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主要源于垂直专业化分工。中国在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处于产品制造环节的末端,从东亚其他经济体进口大量上游环节的中间品导致了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
2006年07期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4 ] |[阅读次数:0 ] - 湛柏明;
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现在美国布什政府正以双边行动致力于市场开放。2005年底,布什政府完成了与13个国家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还有10个国家正在谈判。美国通过FTA向贸易伙伴输出环境政策、劳工标准等,提高了发展中国家贸易伙伴加入自由贸易协定的成本。美国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行动会导致中美经贸关系中的贸易转移效应,加速中美在能源需求中形成竞争关系。同时,布什政府的贸易政策措施可用以遏制中国发展。
2006年07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孙玉红;
本文从几个不同的但彼此相关的角度提出了现存交叉重叠的自由贸易协定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竞争性自由化”的持续最终不会产生全球自由贸易;“竞争性自由化”对非成员的刺激以及对其贸易壁垒的影响;大国小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所涉及的非贸易条款是多边贸易关税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交叉重叠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所形成的体系问题。这些交叉重叠的自由贸易协定是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石头,很难想象如何将它们用来建筑全球自由贸易。
2006年07期 30-3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洪庆;
本文利用1983~200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与我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增值率与我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变化是我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政策建议。
2006年07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0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1 ] |[阅读次数:0 ] - 苏应蓉;
本文介绍了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机制的模型。该模型中描述了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机制与出口结构有关:在进口的投入品比例高时,或出口产品与外国产品相似、竞争激烈时,出口变化对汇率的变动不敏感。由于以东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体普遍采取了出口导向型战略,因此出口结构决定了该地区对汇率稳定的钉住汇率制度有着偏爱本质。而对于不可避免地增加汇率弹性的中国而言,只有使出口结构高级化,才是人民币升值坚实的基础。
2006年07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申宏丽;
自2001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高达8189亿美元,新增2089亿美元。截止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又增加了347亿美元,达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有关我国外汇储备的相关问题研究也由此成为一个理论热点。本文从我国外汇储备的债务性特征入手,揭示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约束是形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并具有明显的债务性储备特征的主要原因,并阐述了由技术约束引发的我国经济运行中潜在的风险,由此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006年07期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王燕飞;曾国平;
本文从FDI与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制在我国的实践出发,重点分析了FDI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关系,并通过对FDI、就业结构及产值结构的两两Granger因果检验,系统而深入地考察了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得出结论:FDI有利于促进第二产业就业及促进就业人口非农化;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FDI对第三产业影响不足,不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2006年07期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4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0 ] |[阅读次数:0 ] - 赵果庆;
目前研究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竞争力的影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原因在于工业群结构划分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导致FDI调控政策作力点出现偏差。本文建立评价FDI对先导工业、主导工业、支柱工业和劣势工业部门群贡献的指标体系,并以此分析FDI对我国近期工业部门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近期FDI主要是通过集聚我国主导产业群中的工业部门以提升我国结构竞争力,但也应看到跨国公司控制了我国高技术型主导工业。为确保我国工业结构竞争力安全,要对进入主导工业群的FDI适当限制,同时要加强我国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
2006年07期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冉光和;李敬;万丽娟;
本文针对《境外投资综合绩效评价办法(试行)》存在的缺陷,基于投资绩效与投资动机的内在联系,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评价的准则与体系进行研究。本文认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评价必须建立在对投资动机的全面考察基础上,并须正确区分政府宏观目标与企业微观目标的差异性;在评估中必须坚持差异化与一致性原则、全面性与总体性原则、短期绩效与长期绩效结合评价原则。
2006年07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9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胡荣花;郑静;
以内部成员国间贸易为主的欧盟,其内部贸易格局呈现以德国为核心的环形结构。这种结构较好地反映了欧盟各国在地理位置、产业区位、贸易分工和投资结构方面的特点。本文从影响贸易结构的主要因素(产业区位和投资)入手,分析了欧盟内部贸易结构的发展趋势。
2006年07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8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李瑞锋;肖海峰;
直接补贴政策是目前许多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国也于2004年开始大规模实行这一政策。我国实行的直接补贴政策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补贴模式、补贴环节、补贴依据、补贴标准的确定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异,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我国的直接补贴政策。
2006年07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李丽;徐明峰;
世界银行发布的《2004年世界发展指标》、美国传统基金会等机构发布的《2005年世界经济自由度报告》表明,经济自由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但转轨国家是这种一般性关系的例外。相关性检验和显著性检验的结果表明,经济自由对市场经济发展和转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自由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显著高于转轨国家。转轨国家既要强调经济自由,也要重视影响经济发展的多种因素,特别要重视制度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在强调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更要强调企业自生能力建设。
2006年07期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