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杏娣;吉红云;
货币政策不仅会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影响经济,而且中观传导效应也是不应忽视的。本文基于产业效应的视角,结合各产业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以及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中观传导效应进行了比较。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产业中观传导效应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些差别。中国货币政策依次对材料、信息技术、工业和可选消费产业的影响最大,而美国货币政策依次对信息技术、能源、材料、可选消费和工业产业影响最大。结合中美两国不同产业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和产业结构特点,本文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通过材料和工业这两个产业部门的中观传导效应较强,而美国的货币政策通过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产业传导的中观效应较强。
2014年04期 No.242 9-1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6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姚大庆;
本文使用网络分析方法,利用国际清算银行2013年"全球中央银行外汇和衍生品调查"中的外汇市场交易数据,计算了主要国际货币的等级显著性指数,并与通常根据交易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按照等级显著性指数,2013年美元保持了世界首位货币的地位,英镑上升为第二大国际货币,欧元和日元分列第3、第4位,澳元、加元、瑞士法郎等是属于第三梯队的国际货币。文章最后给出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2014年04期 No.242 16-2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灏;张晶;邹萍;何杭飞;
本文提出按期末美元币值建立的黄金基准价格模型、美国贸易利益计算模型和价格结构分解模型。计算结果是:1908~2010年间美国黄金贸易赢利561.13亿美元,其中美元与黄金挂钩的1908~1974年间赢利671.86亿美元,脱钩后的1975~2010年间亏损110.72亿美元;测算出2011年和2012年黄金基准价格分别为595美元/盎司和612美元/盎司,可知近年黄金价格严重超越价值,黄金投资存在巨大的市场风险;从累积效应看,黄金跌价是必然大趋势。分解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亦然,建议经营者转向应对跌价市场。
2014年04期 No.242 21-2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雯;李强;
本文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利用OECD公布的我国1995~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可比价调整,对我国17个产业的内涵能源密度、出口含能量、净贸易含能量进行测算,并对出口含能量的变动进行因素分解,以考察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消耗问题。结果表明,我国的内涵能源密度在1995~2002年期间持续下降,但在2005年有所回升;出口含能量在2005年大幅增加,不过我国一直为能源净节约国,而且出口规模因素是出口含能量变动的主要原因。
2014年04期 No.242 26-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7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尚宇红;高运胜;
虽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近期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但彼此间贸易依赖程度和绝对市场份额仍较低。为了出口"正确产品",论文通过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MSA)模型,基于经济大类(BEC)方法,分析了2002~2011年间产品竞争力和商品结构对双边贸易绩效(即在对方市场份额变化)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双边贸易总效应(总市场份额增加)主要来自于产品竞争力效应,商品结构效应呈中性化。论文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针对不同大类商品在对方不同细分市场竞争力的强弱,调整出口商品结构集中在目标市场进口需求增长更快的产品上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2014年04期 No.242 32-3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1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徐毅;
本文在Baldwin和Robert-Nicoud(2007)提出的"影子移民"概念基础上,通过新古典的移民模型来重新阐释国际外包的含义。模型分析表明,由于承接外包的"影子移民"的边际产品大于其工资,国际外包形成"外包租",这种租为发包国获得。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阐述"影子移民"对于发达国家解决人口短缺问题和发展中国家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意义。
2014年04期 No.242 39-4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于燕;杨志远;
本文利用1995~2010年间占中国进口贸易份额较大的13个发达国家和13个发展中国家的R&D数据和行业贸易数据,并用DEA法分析了中国进口贸易带来的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文章在得到发达国家R&D资本通过进口贸易促进了我国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这一基本结论的基础上发现,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有正向技术溢出效应,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行业技术效率都有负向溢出效应,且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时,高R&D强度行业的溢出效应明显高于低R&D强度行业。这说明,我国应该在继续扩大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同时,更要重视自己国家内部对进口产品所附带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及二次创新,重视自身R&D投入水平的提高,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和使用效率,促使技术效率提高。
2014年04期 No.242 44-5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傅缨捷;丁一兵;
经济结构转型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利用开放条件下两国两部门模型,研究了中间品进口对一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中间品进口的增加能够通过技术和价格两种渠道提升高生产率部门的相对产出,进而带来经济结构的良性变化。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说,中间品进口增加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变动,但相对于高收入国家而言,促进中间品进口对于中低收入国家经济转型的意义更为重大;同时,从生产工序角度看,来自于下游的中间品进口能够更有效的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这也间接证明了技术渠道是中间品进口对经济结构转型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文章结果表明:对中低收入国家而言,现阶段应积极有效地增加中间品进口种类,扩大进口来源国范围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同时,为成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增强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尤为关键。
2014年04期 No.242 51-57+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1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刘磊;张猛;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的出口基地和制造业生产基地,工业制成品出口极大地拉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利用中美数据分别计算了中美两国间贸易成本、垂直专业化指数和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并实证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美两国间的贸易成本不断下降,中国对美贸易的垂直专业化指数逐渐提高。贸易成本的下降和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的扩大,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加剧了中国制造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2014年04期 No.242 58-6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1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金芳;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和国际投资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从多个方向上对国际投资体制建构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回顾国际投资体制的演化背景入手,着重分析了金融危机后,国际投资体制建构的四大新特征,即国际投资体制建构格局从统一转向分散、建构基础从双边协定转向跨区域诸边协定、建构理念从放任的自由主义转向内嵌的自由主义、建构目标从投资保护转向系统治理。论文进而立足于从单向引资大国转变为双向投资大国的中国在当前国际投资体制构建变化进程中所处的不利地位,提出以积极姿态实现从国际投资体制参与者向建构者的转型、以多层次战略应对分散化的国际投资体制建构格局、以深化国内改革应对国际投资体制构建的新议题等应对之策。
2014年04期 No.242 65-7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9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猛;王纪孔;
本文利用泊松模型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研究了不同东道国宏观经济特征引起的反倾销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论支持东道国反倾销能够触发中国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并进一步发现东道国经济衰退会削弱反倾销触发的投资动机,而东道国失业增加则会强化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但是东道国贸易失衡可能不会对中国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构成影响。
2014年04期 No.242 73-7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8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聂爱云;陆长平;
本文从东道国制度环境入手,创新地将FDI吸收能力理论、溢出理论与制度环境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内,探讨制度质量对东道国吸收能力、FDI溢出效应的具体影响机制与效应。采用中国各省区1990~2010年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市场化程度的情况下,FDI的增长效应不再为正,甚至转变为显著的负效应。这表明,FDI在东道国的经济绩效具有显著的"制度门槛"效应特征。FDI对东道国的产业增长效应是通过当地制度环境改善来实现的,随着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FDI在该地区的产业增长效应显著增强。本文的研究表明,改善制度质量的国内改革是提升对外开放质量的先决条件。
2014年04期 No.242 80-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1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