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敏;缪海斌;
本文从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机判断、策略选择、工具取舍和效果预测与评估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经济复苏背景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时机判断、退出策略、退出工具的选取以及效果预测和评估是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决策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复苏阶段,中国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目标应是在维护币值稳定的基础上兼顾其他目标的实现。在退出的节奏上应循序渐进,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退出次序上应"先财政、后货币"。同时,应加强与其他国家间货币政策退出的协调与沟通,强化对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效果的预测和评估。
2010年12期 No.202 24-29+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9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田素华;徐明东;
外资银行进入发展中国家以后,有助于东道国外资企业信贷获取增加和产出增加,不利于东道国本地企业信贷获取增加和产出增加。我们的经验研究进一步提供了中国方面的证据: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上海以后,对上海的外资企业年度产值增加有积极影响,并超过对其他类型企业的影响。
2010年12期 No.202 30-3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孙立行;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与汇率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比较,揭示人民币国际化尚处在起步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直接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何采取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改革方案,继而提出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2010年12期 No.202 37-4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48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6 ] |[阅读次数:0 ] - 冯小兵;黄烨菁;朱琳;
本文利用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贸易的月度数据,分析了在美国金融危机冲击下澳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出口厂商定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厂商的价格歧视及歧视程度随产品的不同各异。由于中国某些产品和澳洲当地产品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出口价格粘性"现象在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定价中有所体现;另一方面,由于澳大利亚的资源禀赋优势,某些产品拥有国际定价权,"出口价格粘性"现象在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中没有得以体现。
2010年12期 No.202 43-47+7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崔大沪;
国际经济危机后,美国政府大力调整外贸政策,确定国家出口战略,力图提升国际竞争力,文章对美国外贸政策调整的基本内容、背景及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美国政策调整的隐形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并认为它无益于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2010年12期 No.202 48-5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戴翔;
本文从促成美国贸易逆差的因素之一,即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的角度,以世代交叠模型和拉姆赛-卡斯-库普曼理论为基础,构建相应的计量模型,对美国贸易逆差的福利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其持续贸易逆差;持续的贸易逆差对当前和将来福利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不存在所谓的福利水平的代际转移;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是互利双赢的贸易结果。根据上述结果,本文提出了政策启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010年12期 No.202 54-5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荣艳;
在以零部件贸易快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东亚生产网络框架内,东亚生产者服务贸易也呈现出不可忽视的增长。中国链接东亚区域内外的特殊地位,使其必然在发展零部件产业的同时,在生产者服务业方面也开始出现"后发"的增长态势,而在东亚生产网络中则表现为中国承接生产者服务外包业务不断涌现。本文利用动态Shift-Share方法,以东亚区域经济体为参照组,从产业结构效应、竞争效应以及交叉效应等角度,研究中国承接生产者服务外包优势的结构性问题,即对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出口优势进行结构分解研究,具体分析在中国承接外包优势中是哪些结构性因素导致了这些优势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进入2000年后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承接来自区域外的生产者服务外包增长速度趋于快速发展态势,但与东亚区域内的经济体相比,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分行业的角度,当前中国生产者服务出口的主要问题仍表现为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低的竞争优势。
2010年12期 No.202 60-6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孙辉煌;杜运苏;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行业绩效的影响,通过选择价格成本差距衡量行业的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进口贸易对我国市场竞争程度较高行业的价格成本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市场竞争程度较弱的行业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国内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越弱,进口贸易的负面效应越大;而出口贸易的扩大对我国制造行业的价格成本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2010年12期 No.202 66-7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谈茜;
在"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的自贸区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建立FTA的过程中,如何作出对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最有利的决策是FTA谈判的核心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双层博弈模型以及逆向选择模型,并应用GTAP模型合成了双边FTA谈判策略选择理论和可计算模型。通过对中韩FTA所涉及的12个行业货物贸易产品的实证研究,本文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即可以通过双层博弈模型与逆向选择模型的联合应用,从正向和逆向两个角度确定不同行业的最优谈判策略。
2010年12期 No.202 72-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