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研究


开放战略探索

  • 外部冲击与中国区域经济非稳定性增长——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视角

    王立军;张伯伟;

    本文利用非预期性经济波动分解模型,对中国2008~2009年季度经济增长率变动来源进行分解发现:全球金融危机通过外部直接冲击和国内二级传导两条途径,引起国内区域经济的非稳定性变化,并呈现出从东向西顺序延迟和程度递减的特点;从各地区经济下滑产生的来源看,国内区域间金融危机二级传导效应并不显著,东部地区主要源于国际外部直接冲击的影响,而中西部地区则更多源于区域内金融危机二级传导效应以及自身抗击外在经济冲击影响能力不足。

    2010年08期 No.198 3-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全球化与国际格局

  • 世界经济再平衡和美国套利

    孙治宇;赵曙东;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长期的低利率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是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贸易保护和美元贬值将是美国未来减少贸易赤字和刺激经济复苏的重要政策取向,在所谓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美国将会实现双向套利。作为持有大量美元外汇资产的美国最大逆差国,中国应该保持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稳定,逐步减持美元债券,加快生产与贸易结构调整,推动国际经济体制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2010年08期 No.198 9-15+3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国际金融

  • 资本监管、市场约束与政府监督——银行监管政策组合与权衡的实证研究

    高国华;潘英丽;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金融监管数据库及44个国家243家银行的数据,对新巴赛尔协议的三大监管支柱——市场约束、监管审查与资本金约束的交互作用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的风险控制效果相互加强,即互补,而资本金监管与市场信息披露、外部审计等监管方式则存在替代关系。研究证实了宏观政府监管力度与微观层面对于银行的市场约束和资本金监管等措施起到互补作用,而基于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监管方式之间则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关系。

    2010年08期 No.198 16-2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亚太地区股票市场的联动程度——基于次级贷冲击的研究

    方毅;桂鹏;

    本文从长期关系、短期作用和方差分解方面,分析了次级贷危机前后亚太股市的联动程度。首先,协整检验表明,亚太股市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在次级贷危机前后发生了明显的结构转变。其次,Granger非因果检验表明,亚太股市在次级贷危机后,市场间短期作用大大加强。再次,我们定义了单个市场联动程度判断准则,并且结合方差分解发现,亚太地区股市在次级贷危机后单个市场独立性显著降低。总体而言,亚太地区股市在次级贷危机之后联动程度进一步加强,支持弱分割市场理论;美国股市是地区股市领导者;日本股市变化最大,次级贷危机后,市场独立性变得最弱;中国大陆股市也不断融入区域市场。建议政府和投资者对于本国(本地区)之外的实体经济和股市风险都要密切关注。

    2010年08期 No.198 22-26+32+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资产市场对居民储蓄率影响的国际比较——兼论中美储蓄率差异

    杨玲玲;

    本文构建了一个居民储蓄行为函数,选取13个国家1991~200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居民储蓄率的五大决定因素——收入和经济增长、利率与价格、外部储蓄、人口结构与资本市场发展,重点考察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产市场的作用。采用定截距固定效应模型的不同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反映资产市场发展的3个指标中,股票价格和金融业产值比率都对居民储蓄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股市规模比率有微弱正向影响。总体上看,资产市场发展对储蓄的综合作用仍是负向的,资产市场能够通过分流储蓄和财富效应两条作用渠道降低居民储蓄率。

    2010年08期 No.198 27-3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国际贸易

  • “合成谬误”与中国商品贸易条件恶化

    张亚斌;车鸣;易先忠;

    外贸发展的"合成谬误"会导致所有实施同一发展战略的国家贸易条件恶化,降低外贸增长的福利,这一观点成为质疑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重要论据。基于UNCTAD 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其他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中国贸易条件恶化态势得以凸显,即中国贸易条件恶化在"合成谬误"的前提下更加明显。那么这就需要调整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以避免"合成谬误"。

    2010年08期 No.198 33-3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8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非周边模式自由贸易区成因的政治经济分析——基于对治理水平的思考

    王蔚;管雪;

    本文以中智自由贸易区为例,回顾了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历程。在政治经济学框架下对经济规模悬殊的国家间跨区域形式的自由贸易区建成的原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找到"政府治理水平"这一影响FTA达成的因素。

    2010年08期 No.198 39-4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加工贸易与地区收入差距

    王怀民;李凯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本文利用1997~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加工贸易与地区间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证明: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加工贸易上的巨大差距是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工贸易活动主要通过增加GDP和就业影响收入差距。可以通过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工产业,并建立若干集零部件生产和加工装配于一体的专业的出口加工区,实现零部件的本地化来缩小地区收入差距。

    2010年08期 No.198 45-49+6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0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对中国贸易条件的传导机制和影响效应

    乔宝华;黄坤;

    基于1993年1月~2009年9月的月度数据,本文采用Granger方法检验了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影响中国贸易条件的传导机制;然后分析和定量研究了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承前启后,是整个传导链的核心因素;(2)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对中国贸易条件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都非常显著,并且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向中国经济的蔓延和渗透,这种负向影响的强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2010年08期 No.198 50-56+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趋同发展——基于东盟国家1990~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朱俊峰;王健;

    本文集中研究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经济增长与趋同问题,并对1990~2009年间东盟国家贸易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和经济趋同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得出结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东盟国家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放松管制以及AFTA等制度安排是有效的;而在推动东盟国家经济发展趋同、缩小成员国收入水平差距方面,目前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政策和实践却没有显示出显著的积极效应。文章首先介绍了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东盟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及存在的差距;再次就贸易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其原因;最后进行总结,并就东盟贸易和经济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等问题提了几点看法。

    2010年08期 No.198 57-6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

  • FDI的流入必然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吗?

    刘渝琳;滕洋洋;李后建;

    本文在理论分析FDI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础上,基于1992~2007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FDI的流入能够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此外FDI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内生性变量。在控制变量中,政府财政支出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增长和物质资本积累却能够显著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积累和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却不显著。

    2010年08期 No.198 63-6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8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1 ] |[阅读次数:0 ]
  • 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与中国服务业人力资本提升研究

    方慧;王梦婷;秦涛;

    近几年来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人力资本的提升作用也不断显现。文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服务业国际转移如何促进我国服务业人力资本的提升,接着通过实证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能够促进中国服务业人力资本的发展,进而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2010年08期 No.198 69-7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6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区域与国别经济

  • 经济一体化下中国贸易自由化调整成本实证研究——以中国和澳大利亚自贸区建立为例

    孙孟;张彬;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本文从边际产业内贸易的分析角度对中国和澳大利亚贸易自由化调整成本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采用A指数对1992~2008年两国23个主要工业部门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度,然后分别采用B指数比率和S指数比率对两国主要工业部门的贸易绩效和贸易自由化调整成本进行测度,最终得到一致结论:中国主要工业部门的贸易绩效整体较好,贸易自由化调整成本相对较小,但仍需进一步改善;"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品"行业调整成本低于"初级产品"和"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制造品"行业;大部分"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品"行业的贸易自由化调整成本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等。

    2010年08期 No.198 75-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6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美国负债型经济增长的成因分析

    胡翠;许召元;萧琛;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债务问题一直就是关注的焦点。回顾过去几年经济运行的状况可以发现,在"网络泡沫"破灭到"次贷危机"爆发前这段时间内,美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的同时,居民、政府以及对外负债也在大幅增加。本文主要揭示美国经济增长与负债增加同时并存的现象,并对负债型经济增长的形成做出相应解释。本文认为,在美国负债型经济增长模式形成的过程中,美元的国际地位是基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保证,美元资产的吸引力是关键。

    2010年08期 No.198 82-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