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研究


开放战略探索

  • 资产专用性投资、全球生产网络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李国学;张宇燕;

    在全球生产网络下,生产的含义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制造过程,而被看作一个广义的增值过程,产业结构升级主要体现为从生产加工等低附加值生产环节向研发和营销等高附加值生产环节的转移。通过资产专用性投资,我国企业可以利用全球生产网络的正外部性及其动态学习效应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制度的健全程度和技术标准的兼容性也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我国企业应加强针对领导厂商和高层级供应商的专用性投资,我国政府也应为资产专用性投资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努力推进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技术交叉许可。

    2010年05期 No.195 3-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BOP和FATS统计的分析

    黄满盈;邓晓虹;

    本文选择了中国等18个经济体,对跨境交付和商业存在两种模式下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结论是:1.关于跨境交付的金融服务贸易,中国的竞争力非常差,处于18个经济体的最后一名;2.关于商业存在模式下的金融服务贸易,不论是与东亚经济体相比,还是与"金砖四国"的其他成员相比,中国的金融业都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提升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2010年05期 No.195 7-1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3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5 ] |[阅读次数:0 ]

全球化与国际格局

  • 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力量来自何处?

    袁志刚;邵挺;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性制度缺陷,长期来看,美元衰弱的趋势不可阻挡,但目前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经济体,美元还是最重要的全球储备货币。短期内美元的坚挺对全世界来说是重要的,贸然采取"激进式"的改革方式只能导致国际货币体系更加混乱。最好的办法就是培育欧元、日元、人民币等多元货币的竞争力量,形成对美元的制衡和监督机制,重构一个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应该借鉴欧元、日元国际化的经验,为多元化国际货币的存在与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积极条件。

    2010年05期 No.195 14-2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8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国际金融

  • 中国持有美国资产的风险

    张晓蓉;徐剑刚;李治国;

    中国持有约1.4万亿美元美国金融资产,近90%为政府担保债券。如果美国继续巨额财政赤字和宽松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调整及储备货币地位丧失引发美元贬值的风险将上升。未来几年美元对外实际价值下降的可能性较低,利率风险与以往美国经济衰退期接近,股市波动影响较大。中国所持美元资产的风险短期内来自市场波动,长期依赖于美国财政及货币纪律。

    2010年05期 No.195 21-2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进口价格传递效应——基于贸易方式的实证研究

    杜运苏;

    汇率传递是汇率变动与其经济影响的中间环节,进口价格传递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汇率变动对进口的影响大小。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了三种主要贸易方式的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进料加工进口价格的传递弹性要大于一般贸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人民币升值对进料加工进口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一般贸易;而来料加工装配进口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比较有限,更主要受世界需求、国内劳动力成本等影响。

    2010年05期 No.195 27-32+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金融发展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基于政府治理的视角

    孙浦阳;胡学文;

    近年来的全球失衡突出表现在美国持续收支逆差和新兴市场国家以及石油输出国持续顺差之间的矛盾,但是传统理论无法完全解释这一失衡现象。基于金融全球化加深的事实,我们重点考察金融发展是否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我们将金融发展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按照传导机制的思路进行解释,并利用1994~2004年81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全球范围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这种传导机制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并且这种显著性受制于各国的政府治理发展状况,所以传导作用因国而异,在发达国家、东亚新兴市场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不同。因此,单个国家(如中国)并不是导致当前失衡的主要原因,失衡的中国责任论是不成立的。

    2010年05期 No.195 33-3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国际贸易

  • 知识产权保护、东道国特征与出口贸易

    余长林;

    本文以发展中国家1976~2000年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利用贸易引力方程实证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影响的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国家和行业层面的面版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效应受到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模仿能力等东道国特征变量的制约。对于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市场势力效应占主导;对于中等收入国家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市场扩张效应占主导。知识产权保护对强模仿能力国家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市场扩张效应占主导;知识产权保护对弱模仿能力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市场势力效应占主导。

    2010年05期 No.195 39-44+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金融市场发展与贸易竞争力:基于中国各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

    齐俊妍;

    本文运用中国2001~2006年30余个行业的数据,通过考虑行业的外部金融依存度,并区分不同行业的技术含量,考察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不同行业贸易竞争力的关系。分析指出,行业的外部金融依赖是连接金融市场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键环节,不同行业的技术密集度不同,行业的外部金融依赖程度也存在差异,因而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不同行业的比较优势存在不同的影响。在对中国的实证研究中,主要区分了金融市场发展的规模、效率和结构对贸易竞争力的差异性影响,以及不同技术含量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受金融市场发展影响的差异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的确影响了贸易竞争力,但总量、效率指标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

    2010年05期 No.195 45-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4 ] |[阅读次数:0 ]
  • 国际知识溢出与中国技术进步实证研究

    蔡伟毅;陈学识;

    本文把技术进步分为水平差异型和垂直阶梯型两种模式,从理论上探讨了在不同的技术进步模式下知识溢出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接着对国际知识溢出和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进口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是中国提升技术水平的最主要途径,而FDI渠道国际知识溢出的技术进步效应并不显著,这是因为进口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多发生在水平差异型技术进步行业,而FDI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多发生在垂直阶梯型技术进步行业。因此本文认为,扩大中间投入品进口、引导FDI投向水平差异型技术进步模式行业、鼓励和支持本国企业的研发行为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

    2010年05期 No.195 52-5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

  • 垂直专业化生产所有权选择动因探析——基于产权理论视角的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实证分析

    易振华;

    FDI和跨国外包等新型生产和贸易模式是愈发重要的垂直生产分割方式的两种主要途径。本文从产权理论的视角,以非完全契约理论为前提,考察了垂直生产方式选择模式的影响因素,并用中国行业层面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研究发现,当产品的资本密集度较低,承接国家行业市场密度较高,建厂和维持成本较高,信息技术水平等国家基础设施较完善时,相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的垂直化生产方式,最终产品生产商更偏向于跨国外包生产方式。

    2010年05期 No.195 58-62+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与传统跨国公司的比较研究

    李珮璘;

    与传统跨国公司相比,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在多个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FDI动因方面,除了资产运用动因外,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FDI还包括资产寻求动因;在所有权优势方面,网络关系、资本支持、独特的制度环境是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的表现和重要来源;从成长与演化特征来看,这两类跨国公司也存在一定的区别;近年来发展的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理论,如LLL分析框架、非平衡理论等与包括OLI理论等在内的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也有重要的不同。

    2010年05期 No.195 63-6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区域与国别经济

  • 美国经济周期“大缓和”研究的反思

    曹永福;

    次债危机之前关于美国经济周期"大缓和"(Great Moderation)的讨论曾经是宏观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本文在危机过后对"大缓和"涉及的各种假说进行跟踪研究。研究发现,在美国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冲击的传导机制大大增强了,过去受到肯定的因素如产业结构演化、库存管理改善等对弱化宏观经济波动仍然发挥了一定作用,次债危机使得各界对金融创新的"双刃剑"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10年05期 No.195 69-7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后雁行模式”下的中韩电子信息产业贸易——合作还是竞争?

    赖明勇;钟文华;谢锐;

    随着"雁行"分工模式的发展,中韩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结构悄然变化。本文通过计算1992~2007年中韩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贸易互补性、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出口贸易技术复杂度,分析了两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结构。结果表明: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出口贸易技术结构不断优化,中韩技术差距逐渐缩小,部分电子信息产品的竞争力已超过韩国;双方优势产业重合度较低,贸易互补大于竞争且呈上升趋势,互补性亦由单向发展为双向;双方产业内贸易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其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主导,而近年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迅速上升;中韩电子信息产业合作潜力巨大,双边开放有望实现"共赢"。

    2010年05期 No.195 75-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0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财产税制度变革及其启示

    王德祥;袁建国;

    本文在考察美国财产税收制度的发展和变革历程时发现,建立在杰弗逊式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基础和财政联邦主义结构上的美国财产税税收制度一直倍受争议。通过对当前美国财产税税收制度的特点、对地方政府的作用、现存的问题及其变革历程和趋势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财产税的本质属性,为我国物业税的开征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2010年05期 No.195 82-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8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