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群;刘蓉;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贸易开放是否与其他配套性政策形成有效协调,从而共同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第一类配套性政策指标包括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物价稳定、基础设施建设与研发投入等5种宏观经济因素;第二类配套性指标包括政府与市场关系、产品市场发育度、要素市场发育度、法制环境等5种市场化进程指数。结果发现,物价稳定、市场化进程与我国贸易开放形成了较好的政策互补,同时人力资本、金融发展等其他指标并未与贸易开放形成有效结合。
2008年09期 No.175 25-31+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8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唐保庆;黄繁华;
本文考察了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分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结果发现,两种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存在显著差异,货物贸易主要通过物质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而服务贸易除了以上路径以外还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提高市场化程度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不同要素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分类研究表明,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比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更加有利于经济增长。随后本文对以上结论做了相应的稳健性检验。最后,本文在此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08年09期 No.175 32-3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3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0 ] - 齐俊妍;
本文引入了技术含量以及附加值的概念,以便更客观地考察中国的贸易结构及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研究发现,尽管中国传统分类方法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最能反映一国技术深度的中等技术产品,以及需要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研发投入的高技术产品并不具备显著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中国出口商品还是主要集中在较低技术含量LT1类产品与以及部分能把生产环节分割到中国的HT1类高技术产品上。文中最后强调了中国进一步提升贸易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指明了贸易结构提升的方向。
2008年09期 No.175 40-4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19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7 ] |[阅读次数:0 ]
- 金润圭;杨蓉;陶冉;
本文对51家著名跨国公司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所得的CSR报告表明,来自不同母国的跨国公司对社会责任的各个方面偏好不同,而公司社会责任的各个方面又相互独立,呈非相关性。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表现好坏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这些公司在中国的履责状况取决于公司战略、我国社会责任环境、国内外法律差异等因素。据此,论文对如何全面正确评估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2008年09期 No.175 47-53+5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30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陈凌佳;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紧密联系,环境污染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关系也开始显现出来,FDI对东道国环境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中国112座重点城市、2001~2006年度的面板数据,研究了FDI对我国整体以及不同区域的环境影响。结果证实了FDI的增加对我国环境确实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并进一步证实,这种负面影响在地域上呈现东低西高的梯度特征。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2008年09期 No.175 54-5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2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7 ] |[阅读次数:0 ] - 竺彩华;钟茂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和全球价值链的建立带动了全球分工的深化和创新,出现了产品内分工。FDI和外包作为跨国公司离岸分工的两种模式,对东道国/承接国来说既可能出现替代关系也可能出现互补关系。同时,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服务业离岸转移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成为世界服务业现代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为此,本文在比较分析外包和FDI的经济效应及其对东道国/承接国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外资是推动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一个重要动力,即在中国,FDI与服务外包属于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由此,结合当前中国引进FDI面临的新形势,笔者认为,中国应当积极利用FDI来推动服务外包的发展,从而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顺势升级。
2008年09期 No.175 60-6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丁佩华;
俄罗斯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开采前景乐观。中俄油气合作的基础是供需互补潜力,不过,国际油气行情持续升温使两国合作的条件发生变化,合作目标和利益取向分歧扩大,合作出现阶段性徘徊。通过对中俄油气合作状况的分析可以大致确定至2020年前两国合作可能达到的规模和权重,这可以作为把握两国中期(至2020年)合作前景的重要尺度。从发展过程看,两国油气合作在经历"酝酿"和"启动"两个阶段后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反映两国阶段性合作规模和权重比从零起步逐渐扩展到的实际进程。两国在现阶段的油气合作更具务实性,对此,中国应该积极借助新的有利条件推动合作的发展,争取双赢结果,确保自身能源安全。
2008年09期 No.175 66-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欧阳欢子;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与东盟的政治经济关系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正式签订更使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出现了里程碑式的转折。本文在充分阐述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进程与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这对人们充分认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与整个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无裨益。
2008年09期 No.175 72-7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6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张天桂;
双边/多边FTA的蓬勃发展,无论对中国-东盟FTA还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都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积累经验,深化中国-东盟FTA的发展,谋求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由可能变为现实;又可能分散各自的注意力,降低参与中国-东盟FTA建设的积极性,使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继续处于散沙状态。切实形成机制协调,加快中国-东盟FTA深化与拓展的步伐,成为双边/多边FTA对推进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
2008年09期 No.175 78-82+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7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