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研究


  • 1988—1989年世界经济回顾与展望

    <正>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日益深入执行,我国世界经济研究工作者在认真做好重大的世界经济问题研究的同时,愈加重视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并且取得逐步增多的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在这当中,我们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预测小组也作出了自己小小的贡献,受到经贸部门领导同志的重视,在社会上也获得好评。自198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成立世界经济预测小组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每年都要完成对下一年的世界经济预测工作,从中积累了不少有用的经验。因此,我们的世界经济预测工作的成果,无论在定量分析方面还是在定性分析方面,逐年都有所提高。

    1989年02期 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避免“滞胀”:中国经济当前紧迫的问题

    <正> 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当前我国经济最紧迫的问题,如果治理不当,不但不能抑制通货膨胀,而且很可能在付出经济增长下降的代价后带来“滞胀”。现在,一系列紧缩措施已经出台并产生影响,但还需以相应的政策系统配合。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虽然存在某些制约关系,但绝不意味着控制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代价。事实上,现有的经济理论和各国经济增长史实都未能证明二者间存在着密切的交替关系,改善二者的组合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我们所致力的目标应是抑制通货膨胀和实现经济增长。

    1989年02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达市场经济实现低通货膨胀下经济增长的政策系统

    张幼文 ,潘德洪 ,王伟军 ,庄勤 ,张宏伟

    <正> 实现两个相互制约的经济政策目标,必须至少有两种作用不同的经济政策手段,这是经济政策原理中的一条基本定律。西方各国在实现抑制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政策系统。一、美国走出“滞胀”之路从美国走出“滞胀”,进入低通货膨胀下持续经济增长的事实说明里根经济学即里根所信奉的经济理论和里根的经济政策,是美国走出“滞胀”的成功之路。里根的成功在于他不因袭传统的陈腐做法和囿于一家之言,而是博采众长、自成一体,致力于处理好同时解决滞和胀两方面问题的几个关系。在最初成效不显著遭受指责的情况

    1989年02期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展中市场经济的反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

    尤安山 ,傅念祖 ,翟祥龙

    <正>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也经历过不同的通货膨胀阶段。它们在整治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发展中,也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政策系统,其中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可以给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一、在反通货膨胀中曲折发展的南朝鲜经济南朝鲜经济的飞速发展举世瞩目,但其经济发展也经历过一个从高通货膨胀向相对稳定方向转变的过程。自40年代中期开始,通货膨胀持续了30多年,直到1981年才基本上得到控制。南朝鲜的通货膨胀在不同历史时期特点各异,当局的对策也各不相同。各时期发生的通货膨胀大体上可分为物资短缺型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失衡型通货膨胀、黑字型通货膨胀三种类型。

    1989年02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外农村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趋势

    贾生华

    <正> 农村产业结构变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工业革命以前,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要部门,它与家庭副业在农户内部结合起来,形成自给性的传统农业体系。在工业化初期,非农产业向城市集结,农村家庭副业的地位和作用下降,农业向商品化方向发展。随着工业化从城市向农村扩展,为现代农业服务的非农产业在农村迅速发展,城市工业向农村扩散,农村产业结构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非农化趋势,这是国外农村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基本特点。一、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的表现1.农村人口非农化。随着城市工业文明向农村和农业的渗透,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村非农产业取得巨大发展,农村人口中的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并大大超过农业人口

    1989年02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主要政策手段的多样化及其在实现“双目标”中的作用机制

    徐礼莱 ,罗小龙 ,林晓东

    <正> 作为抑制通货膨胀和实现经济增长这种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任何体制中都是最基本的政策手段。由于双目标问题的复杂性,这两大政策不仅表现为宏观上的多样化,而且还表现为微观化。虽然有些政策机制的分析可能已不符合现代西方经济的实际,至少不完全符合每一国的实际或在理论上有争议,但只要考虑到这些政策机制作用的条件,对它们的认识仍然是有意义的。一、货币政策手段及其操纵在凯恩斯的《通论》于1936年问世并由注释家们将其演绎为IS—LM分析法后,西方经济学界曾一度将货币理论贬入冷官。但在50年代,各国持续的通货膨胀使货币理论东山再

    1989年02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西方治理通货膨胀的理论前提

    吴伟卿 ,张幼文

    <正> 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相互制约还是相互促进?理论上莫衷一是,统计上难以证明。然而不管怎样,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来实现经济增长,这在中国是走不通的,至少目前不能接受。但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停滞中国也不堪承受。我们需要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定义与相互关系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定义,经济增长就是经济体系在一段时间内生产的货物和提供的服务的数量的不断增加。在这里,经济体系既可就某个国家,也可就某个地区或集团而言。因为货物和劳务绝对量的增加一般总伴随着人均物质福利的增加,所以现代经济增长的定义应

    1989年02期 64-6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香港制造业结构变化浅析

    杨琪婕

    <正> 制造业是香港经济的一大支柱。早在60年代初香港经济起飞时,制造业就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到了70年代,制造业已在香港经济结构中占主要地位。制造业产值占当地生产总值一般都在四分之一以上,比重远高于其他行业。在80年代,随着金融、保险、房地产、商业、旅游等行业的崛起和发展,香港经济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制造业在当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所下降,除1980年和1984年分别占当地生产总值的23.8%和24.1%外,其余几年均只占21~22%。制造业尽管在香港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下降了,但它仍以强劲的力量生存和发展着。这表现在港产品出口和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两个方面。

    1989年02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8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论市场自由化

    方福前

    <正> 调节经济运行是依靠市场机制还是依靠集中计划,这几乎是全世界正在讨论的热门课题。进入8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家和实务家,甚至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的首脑们都开始主张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来作为提高经济效率,加速经济增长的关键手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固然由于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带来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恶果而重温经济自由主义,然而发展中国家在推行市场自由化方面走得更快。70年代中期,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如乌拉圭、智利、阿根廷率先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变。80年代初,不仅传统上较倚重市场的国家如肯尼亚、秘鲁、菲律宾和象牙海岸,而且较倾向于社会主义的国家如斯里兰卡、牙买加和土耳其等都好象赶时髦一样搞起自由市场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匈

    1989年02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新认识战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主线

    薛进军

    <正> 一、对“国家干预与反干许”主线论的质疑从“凯恩斯革命”到“凯恩斯革命”的“再革命”(供给学派革命、理性预期革命),西方经济学在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西方经济由危机到革命、创新,再经过新的危机到新的革命和新的创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尽管现在西方经济学尚未形成一个象凯恩斯主义那样的结构完整、严谨的新理论体系,但这毕竟已不是过于遥远的事情了。那么,战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主线是什么呢?我国理论家长期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战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主线是“国家干预与反干预”,具体表现为“凯恩斯主义与反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抗争”。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专著、教科书都是按这一主线来安排理论体系的。

    1989年02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有意义探索——读《外国经济现代化》丛书首批四种

    陈桥

    <正> 自我国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发达国家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引起了国内各阶层人们的普遍关注。如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现代化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从把雇佣工人集合在企业主的作场中的简单协作形态发展到手工制造业形态,再发展到大机器生产形态,从采取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到采取主要依靠发展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再到采取主要依靠发展和应用高科学技术的、追求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高层次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其间生产手段不断改进,劳动组织和管理体

    1989年02期 79-8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